深挖|“西北大学副校长范代娣成陕西首富”系乌龙,但她的人生如同开挂

admin 2025-05-13 23:24:01 211

作为一名搞科研出身的女创业者,范代娣是产学研融合过程中的一次成功尝试。

文 | 王 嫱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 西北大学新任副校长范代娣,持股市值达 443 亿元,晋升为新一任陕西首富 "。

关于这一结论,报道的依据是 " 范代娣和丈夫严建亚名下的巨子生物、三角防务两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近 900 亿元,分别处于医药生物和航空航天两大领域 "。

但截至 5 月 12 日收盘,巨子生物市值为 836 亿港元 ( 约合人民币 773 亿元 ) ,三角防务市值为 147 亿元,因此范代娣及严建亚合计持股市值达 457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出任西北大学副校长前,范代娣已从相关公司退出。目前,范代娣本人在巨子生物、三角防务未担任职务,亦不在主要股东之列。

所以,所谓的 " 陕西首富 " 纯属乌龙。

但作为一名搞科研出身的女创业者,范代娣的人生确实精彩。

从农家女到女学霸

据《科技日报》报道,1966 年 1 月,范代娣出生于陕西蒲城。父亲是自学成才的赤脚医生。好多个夜晚,她都被上门求医的敲门声惊醒,父亲也经常半夜出诊,回来给她讲述治好病人的喜悦,或患者病痛辞世的无奈。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1984 年,范代娣从家乡陕西蒲城考入西北大学化学工程系,在这里度过了本科和硕士的学习阶段。1994 年,范代娣从华东理工大学博士毕业,成为我国生物化工专业的第一位女博士。

面对留在上海任教与出国深造的机会,28 岁的范代娣选择回到西北大学做科研。初回西北大学时,她只有 3000 元的安家费、5000 元的科研启动金及 40 平方米的小实验室。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0 年,范代娣的实验取得首个重大进展——用基因工程技术高密度发酵生产的一种类人胶原蛋白宣告问世。2001 年,范代娣申请了中国第一个重组胶原蛋白发明专利 " 一种类人胶原蛋白及其生产方法 "。

科学实验中的范代娣。西北大学供图

据悉,范代娣研究的系列重组胶原蛋白序列来源于人体胶原蛋白氨基酸序列,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目前,重组类人胶原蛋白产品在国内 1000 多家公立医院、1700 多家私立医院和诊所、300 多个连锁药房采用,受益患者超过千万人次。

从女学者到女企业家

以类人胶原蛋白的科研成果为基础,2001 年,范代娣和丈夫严建亚离开象牙塔,共同创立了巨子生物,逐步实现了产业化发展。

据天天 IPO 报道,严建亚曾回忆道:" 多亏妻子从美国实验室捡回了一些二手设备,节省了很大一笔资金 "。最初几年公司没有收益,全靠他们夫妻的积蓄补贴,才能维持运营。

2009 年,巨子生物创立了 " 可丽金 " 品牌,主要功效为抗衰、皮肤保养及修护;2011 年推出了 " 可复美 " 品牌,成为国内首款获批二类械的重组胶原蛋白产品。

凭借上述两大产品线及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的火热,自 2019 年起,巨子生物成为中国最大的胶原蛋白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公司,也是全球范围内拥有最大重组胶原蛋白产能的企业之一。

巨子生物旗下品牌

2022 年 11 月,巨子生物登陆港交所。

范代娣以巨子生物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兼首席科学官的身份出现在招股书里,其丈夫严建亚担任巨子生物法人代表、董事长及总经理;女儿严钰博则担任巨子生物的董秘一职。

范代娣、严建亚夫妇与女儿严钰博

如果说当初辞职创办巨子生物,是为了改善生活这个 " 朴素理想 ",那么后来创办三角防务,更多的则是为圆范代娣丈夫严建亚儿时的 " 军人梦 "。高考时因视力问题,严建亚无缘参军,这成为日后他的一块心结。不过身处 " 国防工业重镇 " 西安,让他看到一个 " 曲线 " 助力国防的新路径。

2003 年严建亚成立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为航空、航天、船舶、兵器和核工业等国防工业领域的企业和单位提供服务。三角防务 2016 年挂牌 " 新三板 ",2017 年进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阶段,2019 年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敲钟开盘。

2024 年,三角防务的主要客户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工业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其年度销售总额的 98%。

2024 年胡润百富榜中,严建亚、范代娣夫妇以 245 亿元排在全国第 196 位,位居陕西地区富豪第三。

回归母校任职,女儿开始接班

范代娣带领巨子生物,一直通过各种途径 " 反哺 "。据悉,她先后向母校、社会捐资捐物数千万元,并与西北大学签订两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意向协议组胶原蛋白系列产品物资。她还是陕西省 " 红凤工程 " 的形象大使,资助多位女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今年 4 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一则人事任免通知,任命范代娣为西北大学副校长 ( 试用期一年 ) 。

在此之前,范代娣是西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化工学院院长、二级教授。

原来,在创立巨子生物的过程中,范代娣也没有放弃在学术端的 " 修炼 "。据西北大学官方推文内容显示,20 余年来,范代娣共发表 500 多篇论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142 件,出版专著及著作 9 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 项、中国专利金奖 1 项、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及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5 项。

截图自:《成分中国 · 原料之战》

从教 30 余年来,范代娣先后培养硕博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上百人,从中走出国家级人才 3 名,省部级人才 10 名。

范代娣(右)和学生查看实验数据。西北大学供图

从公开披露信息看,范代娣与严建亚的子女仅 29 岁的严钰博一人。她 2017 年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金融经济学和统计学双学位;2018 年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

毕业当年,严钰博就乖乖回家 " 打工 ",进入巨子生物,且工作考证两不误,在 2019 年至 2021 年的短短两年时间里,先后拿下基金从业资格、董事会秘书资格、证券从业资格、金融风险管理师(FRM)等证书。

目前,严钰博担任巨子生物董秘、执行董事兼首席产品官,但其 2023 年薪仅有 14 万元,甚至不及非执行独董黄斯颖的 18 万元年薪。不过,2024 年,严钰博年薪已涨至 36 万元。

如今,全身心回到母校工作的范代娣,似乎很放心把公司交给丈夫和女儿全权打理。而她本人的经历,则是产学研融合过程中的一次成功尝试。

参考资料:澎湃 · 新闻、界 · 面新闻、中国青年报、科技 · 日报、新财富 · 杂志、券商中国

点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