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随美国,欧盟也要对小额包裹征税,2欧元!

admin 2025-05-23 23:42:01 192

欧盟拟对小额包裹收取手续费,中方回应

据多家媒体 21 日报道,欧盟计划取消对价值低于 150 欧元(约合人民币 1225.1 元)的进口小额包裹给予免税的政策。取而代之的是,欧盟将对每年涌入境内、直邮至消费者家中的小额包裹征收每件 2 欧元(约合人民币 16.335 元)的统一费用。

报道称,新规所涉及的小额包裹绝大多数来自中国,这可能对 Temu 和 Shein 等中国跨境电商的业务构成新的影响。

在 21 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欧方称这些包裹对欧盟的 " 管控和安全构成了新挑战 "。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表示,中方始终认为,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贸易环境,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我们希望欧方能够恪守开放的承诺,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为中欧经贸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员董一凡在接受直新闻采访时指出,实际上,欧盟此前便已着手推进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税收与贸易规则调整。此次收紧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虽然欧方对外宣称是出于 " 安全考量 ",但实际上更多反映出对本土产业的保护意图,尤其是本地电子商务及小商品经济的利益需求。

在董一凡看来," 安全 " 在这一背景下,更多是一种政策包装和借口。他进一步指出,自欧盟提出所谓 " 去风险 " 概念及 " 经济安全战略 " 以来,其多项经济领域的保护性措施——包括贸易限制、市场壁垒、税收干预等——均被赋予 " 安全 " 标签。这种逻辑延伸至小包裹政策上,显得尤为明显。

董一凡表示,这类低价值的直邮商品与所谓 " 安全风险 " 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或直接证据。欧盟此番征税行为,与其声称的安全关切之间缺乏合理的逻辑支撑,更多反映出其贸易保护主义的延续。

美欧 " 联动 ",时间点耐人寻味

直新闻注意到,欧盟委员会早在今年 2 月就曾提议取消自 2010 年设立的 150 欧元小额包裹免税门槛,以全面加强对进口包裹的管控。当前的征费提案可能会成为相关改革的先行步骤,并为全面取消免税政策铺路。欧盟委员会可能还希望借此打破成员国在建立统一海关机构问题上的僵局。

耐人寻味的是时间点上的巧合。2025 年 4 月 7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从 2025 年 5 月 2 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 12:01 开始,取消对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小额进口商品的免税待遇。5 月 12 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美国白宫宣布,对中国价值 800 美元或以下的小额包裹,征收的关税从 120% 降到 54%,每件固定最高关税为 100 美元。

再看欧洲的情况,就在特朗普签署相关行政令后不久,法国率先在欧盟内部提出对小包裹征税;如今欧盟整体跟进,意味深长。

董一凡指出,在小额包裹征税问题上,欧盟与美国实际上存在某种程度的 " 政策联动 " 或战略协同。两者都面临对华贸易逆差压力,都希望借助调整关税政策,为本土相关产业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与竞争优势。从这一层面来看,美欧的动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不过,相较而言,美国对中国小包裹征税的幅度更大、强度更高。这不仅体现了其 " 贸易保护主义 " 的激进态度,也反映出美国意图通过关税收入弥补财政赤字、增强本土财政自主能力的政策目标。而欧盟在出台类似政策时,虽同样带有保护产业的意图,但其财政目标并不明显,更多是作为地缘经济博弈中的一个 " 策略筹码 "。

董一凡分析称,在中美就部分关税问题达成阶段性协调、设定 "90 天暂停期 " 的背景下,欧盟作为第三方,其在与美方的谈判中正承受日益增加的压力。一方面,欧盟在能源等领域对美国已有所让步;另一方面,也在尝试通过对中国产品采取某些措施,以此在与美方的地缘经济谈判中争取更多筹码。

" 小包裹征税,实际上是欧盟希望在全球博弈中既要稳住中欧合作,又要平衡对美关系的一种策略。" 董一凡说。

至于此举是否会影响到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分析认为,这一政策短期内可能对中国部分电商平台带来物流和成本上的挑战。但从长期来看,中国电商的全球化进程已经呈现出 " 多元化 "" 本地化 " 的趋势。

从东南亚到中东,从拉美到非洲,中国电商平台正快速布局海外仓、建设本地供应链,并在法律合规、支付系统、用户习惯上做深层次的本土融合。此外,中国企业的优势,不止在于价格,更在于速度、服务与科技创新,那些更灵活、更能适应跨文化的企业,反而更有可能生存下来。

作者丨田鑫

排版丨李烁

编辑丨赖晨璐

审校丨曾子瑾

监制丨池薇

点赞
返回